吴飞教授解读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
11月28日下午两点半,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学院二层报告厅为我司学子带来题为“新闻传播研究的未来面向: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的讲座。吴飞教授现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经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讲座内容包括人的主体性、技术的自主性、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及总结与思考四个版块。吴飞教授首先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闻产业模式、沟通方式以及新闻价值观都面临着较大冲击;在学者们反思人与科技的哲学关系时存在两种较普遍的观点:一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进行思考,一是从技术的自主性出发进行思考。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观点认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需求左右着技术的发展方向,新技术的出现与发明是为人类的发展需要提供服务的;而以技术的自主性为核心的观点则认为,技术一旦被创造出来,人很难再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科学技术本身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而且它“实际上也深深地改变、甚至强制了人类自己”。
接下来,吴飞教授向我们分享了在阅读哈贝马斯与海德格尔著作的基础上,对于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他认为,人与机器是共同进化的,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响应着我们的需求,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痛苦与束缚。技术与人、人与物本是一体,但我们在思考时对他们进行了归类理解,这也是一种“他者化”,从辩证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用对话的心态去理解人与物与自然的关系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最后,吴飞教授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为我们提出了七个值得继续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第一,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学者们对技术,尤其是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冲突准备不足;第二,新闻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新闻结构以及人们看新闻的方式在现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去了解“新新人类”到底如何观看与接收信息、又如何参与新闻生产;第三,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了“记者”,但这并非意味着新闻已死,新闻信息的采集分析都可以交给机器;第四,人与技术的共同进步,是信息产品生产领域的基本方向;第五,互联网技术的逻辑,包含有开放、平等参与和自由的基因,拥有一种去权威、去中心、去政治、去传统属性;第六,Facebook、谷歌等都拥有致力于虚拟现实的完整团队,而且还在招募更多人手;第七,人们往往忽略了科技设备背后的信息通信技术、传输技术、云服务等基础设施,它们的存在与普及往往和政府、市场和文化之间的博弈密切相关。
讲座结束后,单波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把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结合起来思考体现了一种学术想象力,既能看到人的创造性,又能反思技术的宰制及其危险。在互动环节,在场同学向两位老师踊跃提问,两位老师一一进行精彩解答。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靠谱的全球十大网赌网址()”。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媒体链接 | 人民网 | 创新应用技术 提升传播能力
2023-11-02 08:44:14 -
2023年第三批广西高校教师教学观摩周活动顺利举行
2023-11-01 14:44:37 -
《新闻与传播评论》办刊质量稳步提升
2023-11-01 14:40:38 -
珞珈一舞,鼓动百卅 | 我司研究生集体舞大赛获一等奖!
2023-10-31 16:42:18 -
新疆大学靠谱的全球十大网赌网址来访
2023-10-28 18:36:33